埃里克森球场上心脏骤停被救活,为何他倒在街上存活率不超过1%?

admin 2个月前 (03-27) 阅读数 34 #体育赛事
埃里克森球场上心脏骤停被救活,为何他倒在街上存活率不超过1%?

  欧洲杯还在继续。但一想到几天前发生在球场上的那一幕,很多人还会后怕。

  当地时间6月12日,欧洲杯小组赛B组首轮——丹麦VS芬兰,在比赛进行到42分钟时,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无球员接触的情况下,突然倒地。

  好在当天,迅速进场的医护人员准确找到问题关键——心脏骤停,并立刻用除颤仪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,让他顺利脱离危险。而他当时的症状,后来也被证实是激烈运动时出现频率很高的“运动猝死”。

  普通人出现“运动猝死”还好理解,但身体素质远超常人的运动员,怎么也难逃“运动猝死”?

  运动员的“过劳死”?

  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》给“运动猝死”下的定义是这样的: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发生症状,且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。

  也就是说,可不管你是普通人还是运动员,只要满足一定条件,“运动猝死”一定会来。而这个所谓的“条件”,多和人体的心脏有关。

  很多人都听说过“心源性猝死”和“非心源性猝死”。这两者虽然都和心脏有关,但本质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。前者通常指的是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发病,比如冠心病、肥厚性心肌病、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,而后者则可能是由过度劳累、酗酒等外部因素引起的。

  但不管是因为哪种原因,运动员都是它们的重点“照顾”对象。

 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是比我们普通人都要好?毕竟很多运动员出镜的时候,都是一身健壮的肌肉,看上去一个能打十个。

  但不能忽视的是,在长期的高强度训练中,个别运动员的身体很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疾病。比如心律失常、心脏功能透支,甚至是加速心脏“衰老”。尤其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非常高的能量供给,一旦超过心脏负荷,就很容易出问题。

  而像埃里克森这样能被成功救治的,还是幸运的。

  埃里克森

  1986年,美国女排主力海曼在赛场倒下,因抢救无效死亡;2001年,中国男排主力朱刚在训练时突然倒地,因抢救无效死亡;2003年,喀麦隆球员维维安福在场上突然倒地,仍因抢救无效身亡……而2006年,欧洲心血管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披露,从1980年到2000年,全球范围内猝死的运动员就超过2000名,其中足球运动员猝死的比例能占到总数的30%以上。

  也难怪有人会把“运动猝死”称作运动员的“过劳死”。

  假如埃里克森倒在大街上

  埃里克森之所以会这么幸运,主要还是得益于及时、专业的救治。如果当天他不是倒在配有专业医疗队的赛场,而是随便哪个大街上,那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可能会大打折扣——因为宝贵的“黄金4分钟”不是谁想抓就能抓。

  通常来说,心脏骤停发生后,因为脑部血流的终端,只需要10秒左右,伤者就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。这个时候,如果在1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,抢救成功率可达90%;4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,成功率降至50%;10分钟以上才开始抢救,患者存活的希望基本就很渺茫了。

  但在实际生活中,想达到这种教科书般的救治速度,很难。

  2017年,凤凰卫视《生命密码》的某期节目主题就是心脏骤停。节目中抛出一个非常吓人的观点:如果有人在中国发生心脏骤停,被救活的几率还不到1%。

  这个数字听起来可怕,但节目组采访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西富却说:这就是现实。

  就以广州为例。按照王西富的经验,当有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后,120调度中心首先会根据患者所在地联系附近的医院派出急救车。从医院接到通知到急救车到达现场,平均基本需要10分钟左右。但这10分钟,对于发生心脏骤停的人来说,漫长得致命。

  引发心脏骤停猝死最常见的因素是室颤,这个概率在临床上,可能达到80%。临终前室颤一般难以逆转,但意外发生的原发性室颤,却可以被救治。

  这个时候,“自动体外除颤器”(AED)就能派上用场了。

  室颤的心电图

  而公共场合配备的AED设施,使用步骤其实很简洁。在患者没有呼吸、没有脉搏的情况,把除颤器贴在患者的身体上,机器就会自动分析他的心率。确定是室颤,机器就会自动充电,充电完成后,只要按下电击按钮,一次除颤就完成了。而把心肺复苏和除颤器结合在一起使用,对于一个心脏骤停的人来说,被救回来的几率能大大提高。

  更重要的是,它可以被非专业人士掌握。

  据不完全统计,公共场所每十万人口拥有的AED数量,美国和日本已经超过300台。但在我国,公共场所覆盖率最高的深圳也只有5500多台,尚未达到每10万人100台的国际标准配置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,近几年国家大力普及AED设施的重要原因。

  有关AED的提案多次出现在全国两会上

  当然,除了普及正确的急救方法外,不论是普通人还是运动员,都应该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节奏,只有从根本上减少心脏骤停的隐患,才是真的安全。

  阅读原文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热门